扎彩燈、扭秧歌、觀非遺……春節期間,孝義市異彩紛呈的年俗活動熱鬧起來,營造出濃濃的喜慶氣氛。
年俗代代相傳,蘊含著中華兒女的情感寄托;年俗承載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年俗寓意美好,傳遞對新一年祥和團圓、平安喜樂的希冀。傳統年俗伴隨社會的發展,融合當下生活,展現時代風貌,在傳承與創新中成為人們獨特的年節記憶。
年是希望起點,年俗里是濃濃的年味。孝義市通過多樣的年俗活動,市民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擁抱新年的勃勃生機。
張燈結彩迎新春 花燈璀璨年味濃
虎年新春,孝義市街道上流淌著光的河流,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高掛燈籠迎新春,大街小巷年味濃。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孝義市區張燈結彩,流光溢彩。璀璨的夜景讓城市變得分外妖嬈,營造出了歡樂祥和喜慶吉祥的迎新春濃厚氛圍。霓虹燈色彩斑斕,街道兩旁形式各異的燈飾燦若星河,不時變換著迷人的顏色,呈現出“五彩繽紛燈世界,火樹銀花不夜城”的節日美景。
在城市主要道路兩側掛起了紅燈籠和中國結,放眼望去,成排的紅燈籠高高掛起,形狀各異的彩燈裝扮著城市,洋溢著喜迎新年的喜慶氛圍,成為城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廣場上,小樹上鋪滿了銀杏葉、蝴蝶、葫蘆等造型各異的小彩燈,星星點點,猶如一只只若隱若現的螢火蟲。喜慶的顏色、精美的造型,到處一片喜氣洋洋,絢麗多彩,每個角落都洋溢著“年”的喜慶。市民王女士說:“來廣場看看夜景,真是太美了,希望我們的日子也像這燈火一樣,絢麗多彩,紅紅火火,真心祝愿祖國繁榮昌盛,希望我們的家鄉建設得越來越美好?!?/p>
傍晚,夜幕下的孝義市一片燈光璀璨,猶如一幅五彩斑斕、煙火氣兒十足的美麗畫卷,在披紅掛彩中洋溢起濃濃的中國年味,火紅的燈籠、五彩的燈飾、喜慶的掛件,處處呈現出“火樹銀花不夜天,滿城燈火迎新春”的景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拍照打卡,喜慶熱烈的濃濃“年味兒”彌漫在孝義市的夜色里。
每一處景致都富有美好寓意,每一盞燈籠都飽含深情祝福。在亮化城市和美化市民生活環境的同時,又促進了全市經濟文化發展,營造出濃濃的喜慶節日氛圍,為廣大市民送上“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新春夜景。
濃濃的年味,讓回鄉過年、就地過節的市民度過一個安全溫馨多彩的春節,共同迎接如虎添翼、虎虎生威的吉祥年。
文化盛宴惠群眾
歡歌笑語過大年,歡度盛世新時代。正月初七,“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迎新春文藝匯演啟幕,到正月十六,在崇義園北門,孝義市十個鄉鎮(街道)將分別舉行專場演出。
在現場,舞蹈《開門紅》拉開了首場演出——高陽鎮文藝匯演的序幕。具有孝義地方特色的碗碗腔、三句半、地方秧歌輪番上演,通過多種表現手法,展示傳統、獨特、原生態的年節群眾文化。在節目編排上,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孝義撤縣設市30年來取得的成就融入創作當中。
“今天是大年初七,我們高陽鎮推送三句半、地秧歌、碗碗腔等十幾個具有孝義地方特色的文化節目,這些節目都是我們高陽人民自編自導自演的,營造了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讓全市人民共享繁榮發展的文化成果?!爆F場,高陽鎮文化中心負責人魏明珠介紹到。
堅持群眾自娛自樂、點多面廣、小型多樣的原則,為期十天的文藝匯演節目分別由十個鄉鎮(街道)選送,充分調動了基層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形成了群眾廣泛參與多方互動的格局,營造了全民同樂的喜慶氛圍。
“過了年之后搞這么一個群眾文化文藝匯演非常好,適應了人們文藝娛樂的要求,像我們這種年紀大點的人也愛這個戲曲,尤其是咱們孝義的碗碗腔,聽起來就親切?!?/p>
紛繁多樣的年俗活動,承載著人們對于和諧美滿的向往,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豐富年俗樣式,讓我們的年味越來越濃,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強。
秧歌舞蹈“鬧”新春
在孝義市三皇廟景區,“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2022年春節文化活動群眾文藝匯演精彩上演,鑼鼓、舞蹈、秧歌、戲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輪番上陣,為虎年新春增添了不少“年味”。
活動現場,踏著整齊的鼓點、打著喜慶的節拍,賈家莊鑼鼓隊的表演者們精神抖擻、容光煥發,鑼鼓表演時而氣勢磅礴、震耳欲聾,時而低沉有力、余音繞耳。精彩的表演預示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喜慶熱鬧,引來現場觀眾陣陣喝彩,也吸引了不少觀眾參與其中。
“賈家莊鑼鼓隊比較專業、整齊、節奏比較多,把舞蹈融入進去之后鑼鼓就比較有聲有色,挺好看的?!薄敖M織的文藝節目紅紅火火,有秧歌、鑼鼓隊、戲曲,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搞得轟轟烈烈,大家來看吧?!爆F場群眾高興地說道。
據悉,本次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將從7日開始至正月十七,秧歌、舞蹈、晉劇、碗碗腔等節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展示了群眾文化活動的獨特魅力,也為市民朋友們春節游玩提供了好去處。
孝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梁智珠在現場對記者說道:“這些節目都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有的節目是群眾自發組織、人人參與的,也有專業團體有碗碗腔劇團、秧歌協會的專業節目,還是比較豐富的?!薄?/p>
(文/張世川 圖/武斌 蔣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