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糧食安全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穩糧保供決策部署,8月2日,省農業農村廳、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聯合在我市舉行全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推進暨高產競賽啟動會,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方式,部署推動全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工作。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志杰宣布2022年山西省“神農科技”杯首屆大豆高產競賽啟動。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陪同考察現場觀摩點。山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廖允成,神農科技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曉軍,呂梁市委常委、秘書長、統戰部部長田安平,呂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孝義市委書記劉世慶,呂梁市政府副市長油曉峰,孝義市委副書記、市長郭清智出席活動。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我國要大力實施大豆玉米和油料產量提升工程,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圍繞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并于近期啟動了全國大豆高產競賽活動,目的就是鼓勵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科研院所各類主體積極參與,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大豆播種任務。我省緊跟農業農村部步伐,迅速行動,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召開我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進會,啟動山西省大豆高產競賽活動,充分體現了省農業農村廳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擔當。大會現場宣讀了《2022年山西省“神農科技”杯首屆大豆高產競賽工作方案》,省農業農村廳與神農科技集團簽訂《合作開展大豆高產競賽協議》。
劉志杰指出,今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系統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十穩十提”重大部署,奪取了夏糧豐收,單產再創新高。當前,要圍繞省委省政府穩糧保供和“特”“優”轉型的重大部署,圍繞全年糧食豐收,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新技術、新模式,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努力實現穩糧擴豆、豐產豐收。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發揚今年打好夏糧攻堅戰精神,汲取好做法、好經驗,繼續強化行政推動、政策扶持,抓好科技壯苗、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依托產業體系專家、三隊包聯專家服務秋季農業生產,真正實現一個季度一個季度抓創建,一個作物一個作物抓生產,一個產業一個產業抓成效,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抓落實,全力推動各項目標任務完成。
劉世慶致辭指出,糧食安全關系國家安危、人民幸福,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的大事要事。作為全省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市,我市緊扣建設全省共同富裕示范標桿市奮斗目標,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統領,認真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與山西農業大學合作共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科技試驗基地,成功探索出“2+3”種植模式,形成了從耕、種、管到收的全流程技術標準。目前,全市種植面積達1.6萬畝,9個適宜鄉鎮實現全覆蓋,年可増收1500萬元以上。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我市將進一步擴大示范面積,讓更多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植入田間地頭,推動農業農村更高質量發展,以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業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油曉峰指出,今年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在呂梁市大面積推廣的第一年。呂梁市迅速行動,優選了“2+3”“2+4”兩種模式,在孝義、汾陽、文水、興縣、方山、臨縣六個縣市示范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7.15萬畝,超出下達指標1.15萬畝,最高補貼達到每畝600元,同時邀請中國農大專家指導組、中國農科院等院所專家開展線上線下指導培訓。呂梁將牢記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指示,主動擔當作為,積極研究適合不同地域差異的種植方式,完善標準化種植規程,推動農業提質增效。
會議對抓好大豆高產競賽活動進行了部署,指出,要嚴格組織實施,細致技術服務,嚴密科學評比,力爭在大豆高產競賽中培育一批種植能手,創新一批種植模式,打造一批高產典型,真正發掘出大豆單產潛力,為提高我省大豆產能、增產豐收打牢基礎。
會上,忻州、長治、孝義、祁縣、隰縣、新絳等市縣的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以及省農業農村廳產業專隊、朔州平魯山里紅農林牧合作社負責人進行了發言。
期間,與會領導還分批前往我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千畝示范基地、大豆品種篩選試驗展示區、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展示區、帶狀復合種植全程作業機具展示區進行現場觀摩。
市領導李曉春、任小俊參加。
(原標題:全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推進暨高產競賽啟動會在我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