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者的腳步,一刻不停歇。2021年即將與我們作別,回望這一年,孝義這座城市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值得珍藏的美好記憶。這一年,交通道路提質、城市管理提效、市容市貌提升……孝義以穩健有力的發展步伐,從內向外迸發出勃勃生機,展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姿態。這一年,退水患守家園、黨群同心筑防線、緊鑼密鼓忙重建……孝義以實打實的行動干在實處、走在前列,讓黨旗在防汛救災一線高高飄揚!這一年,謀轉型促發展,聚焦鄉村振興、增進民生福祉……孝義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地執著、日積跬步至千里的韌勁,躋身“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這一年,俯下身沉下心、聚焦群眾所盼,化解民生難題……孝義以擔當和實干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惠民生的實踐成果。這一年,孝義市主動服務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應對了各種風險挑戰,確保了經濟平穩發展,社會和諧穩定。這一年,孝義以擔當實干留下實效實績,以砥礪篤行贏得發展變化,收獲了一枚又一枚閃亮的城市“標簽”。站在2021年年尾,再度凝視這一年孝義的硬核成績,在回望中聆聽高質量發展步履的鏗鏘,在回首中感悟奮斗者帶給一座城市的魅力與生機。
百強孝義
9月28日,2021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布:孝義市躋身“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位列第77位,比2019年前移一位,為山西省唯一上榜城市。同時,該市入選“2021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排名第28位;“2021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排名第89位。今年以來,孝義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以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為統攬,按照市委“1571”總體思路和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高速度轉型發展為主題,以“五區”建設為牽引、“七大戰略”為支撐,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突出重點、聚焦發力,全市經濟社會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有提、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聚焦產業升級,拓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競爭力。以煤炭、焦化、鋁系材料等基礎產業為重點,支持企業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堅持“煤電鋁材”一體化發展,創新推進電解鋁、鋁系新材料項目落地。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多元發展現代服務業,豐富拓展特色旅游業。
聚焦創新引領,壯大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內生力。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重點項目提質工程、招商引資一號工程、營商環境優化工程、實施人才素質提升工程。
聚焦重點改革,釋放轉型出雛形蹚新路的新動力。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深入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改革。
聚焦鄉村振興,激發三農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持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夯實農業產業基礎、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聚焦建管并重,煥發宜居宜業宜游城市的新魅力。開展城市更新行動、開展管理提升行動、完善全國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常態化管理機制、開展城市美化行動。
聚焦生態優先,增強天藍地凈水綠美麗孝義的新引力。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治氣治水治山治城一體推進、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全面推行“林長制”、堅定不移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建立“三線一單”環境管控體系,嚴控“兩高一資”項目。
聚焦共建共享,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支撐力。深化“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構建優質教育體系、加快健康孝義建設、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完善養老體系、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大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推進文物保護利用改革、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一體化。
聚焦協調聯動,構建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合力。緊盯重點難點問題、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多措并舉創新社會治理。
文明孝義
“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全國城市綜合性評比中的最高榮譽,是城市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然而這份榮譽并非一經獲得便永久有效,是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實行動態管理。
回望這三年多來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的足跡,你會發現,答案就在于孝義這三年來從未改變的堅持里,在于城市里那一個個崇德向善的故事中,在于城市不斷提升的品質與“顏值”里……
孝義正努力將“爭創模式”轉變為“提升模式”,將“精準對標”升格為“全面提標”,將“創建文明城市”升華為“創造城市文明”,推進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再上新臺階。從一隅到全域,文明的因子融入城市血脈;從孩童到耄耋,文明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內外兼修、有“型”有“魂”的城市文明,讓群眾美好生活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下足“繡花”功夫,扮靚文明城市。從家門到社區,從小巷到主干街道,從公園到校園,從家庭到單位……孝義選取人人可為、處處可為的文明“小切口”,瞄準城市文明建設中尚存的不足,用足“繡花功夫”,精雕細琢,“繡”出文明城市新氣象。
“六亂”整治擦亮鄉村底色。交通沿線安全隱患消除了,破損路面修整了,街巷干凈整潔了,農家小院綠化美化了,河道清潔疏浚了……“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孝義市農村人居環境日日煥新,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如畫卷般徐徐展開。
心向文明,蓬勃萬象。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孝義市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讓文明創建活動成為傳遞黨的創新理論、弘揚社會新風和提高公民道德素養的實踐。如今的孝義,在鄉村,步步有風景、處處有文明,留住了鄉愁,傳承了文化;在城區,繁榮發展文體事業,全民健身月、全民讀書月、“孝·義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讓市民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立德樹人少年時。2018年以來,孝義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加強組織領導,全方位打造特色工作品牌,從建立育人機制、豐富教育內容、整治育人環境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作用,努力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再上新臺階。
加油孝義
今年10月,孝義經歷了一場全民動員、社會各界緊急馳援的防汛搶險大戰。嚴峻復雜的汛情災情面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孝義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到最高位置,黨、政、軍、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全力組織受災群眾安全撤離,以“一萬的努力,確保不發生萬一”的嚴防死守,書寫了大災前面“零傷亡”記錄。與洪水一起涌入孝義的,還有大量救援隊、志愿者和源源不斷的救援物資。四面八方的援助力量,分工協作,上演了一場共克時艱、高效協同的搶險畫面,也詮釋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中國精神。同時間賽跑、與洪水較量,危急時刻,涌現出一大批“防汛搶險先鋒”,他們默默無聞,堅守崗位,披上“雨衣戰袍”,化身為防汛搶險救災的不凡英雄,敢沖鋒、能堅守,照亮了百姓抗擊汛情重建家園的決心,照見了奮戰一線的每一個普通人的堅強脊梁。
積極自救,受災群眾安全撤離無傷亡。汛情災情就是命令。孝義市迅速組織振興、大孝堡、梧桐以及民兵應急連對沿岸堤壩加固和封堵入水口、進村口,并對低洼處抽排水,通過動員群眾投親靠友、利用過渡性安置房等措施,轉移人口1.5萬余人。
愛心衣食住,溫暖意料之外的冷秋。汛情災情面前,行孝仗義、包容大氣的孝義人民紛紛慷慨相助。捐贈冬衣、免費送飯、免費住宿,義行善舉如漫天星光匯成火把,溫暖著這個出人意料的冷秋。
風雨中堅守,防汛搶險救災的不凡英雄。同時間賽跑、與洪水較量,危急時刻,又見遍地英雄。他們堅守在一線上,穿梭在人群中,是那樣普通,又是那么耀眼,正是這樣一群平凡的身影抵御著洪水,守護著村莊,也堅定著受災群眾重建家園的信心。
實干孝義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秉h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孝義市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根本基點,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目標,全市黨員干部懷著感情、帶著責任,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實際行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千方百計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在孝義的鄉村田間、農家院落、廠礦企業,處處活躍著黨員干部的身影。廣大黨員干部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切實解決了一批生產生活、就醫就學、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用擔當和實干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高質量答卷。
架起“連心橋”,暢通“民意路”。1個人大代表聯絡總站、4個代表專業聯絡站、16個聯絡站和多個聯絡點、聯絡崗,線上線下解難題……2017年以來,孝義市創新實踐,不斷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規范化建設,讓社情民意更暢通,代表履職效率更高。四年來,累計接待走訪選民群眾11200余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980余條、急事難事煩心事520余件,為群眾辦實事430余件。
高顏值、優內涵,打造高品質學校。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是所有家長最關注也是最關心的問題。今年,孝義市兩所新建學校同時啟用,不僅能更好地滿足市民對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新期待,也將為該市教育現代化建設和城市軟實力提升提供強力支撐。
用心用情書寫初心答卷。群眾身邊的一樁樁小事,企業發展的一件件難事,是構成社會“大事”的“小細胞”。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深入而持久地落地、落實。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孝義市按照重在辦事、成在務實的要求,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黨員亮身份,服務進社區。在黨史學習教育開展過程中,孝義市12000余名黨員干部紛紛“回家”亮身份、踐承諾,參與到形式多樣的服務群眾、改善社區治理活動中,建立黨員先鋒崗、責任區,開展科普、普法、雜物垃圾清理等活動,力所能及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
務實為民,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孝義市數千名政法干警進千村入萬戶,從幫助群眾辦好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使一個個難題得到妥善解決,把一起起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扎實實踐“我為群眾辦實事”,贏得群眾由衷點贊。
轉型孝義
勝溪湖畔,水天一色。轉型、綠色,已成為孝義市焦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代名詞。
行進在工礦廠區,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正在升騰為炫目的 “綠色之光”,為勝溪大地帶來新的、更蓬勃強勁的成長生機。
做好綠色轉型這道“必答題”,近年來,孝義市始終堅持“只有綠水青山,才能變成金山銀山”理念,充分利用焦化產業資源優勢,延伸產業鏈條,狠抓綠色生產,全面提質增效,加快提標升級步伐,實現企業向創新型、高端集約型和綠色環保型方向轉變。
如今,孝義焦化產業在山西省率先全面進入大型現代焦爐時代。調結構、促轉型,孝義市把轉型作為經濟工作和各項事業的綱,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做好高質量高速度轉型發展這篇大文章,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交出了新時代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孝義答卷。
清潔讓綠色發展成為主色調?;▓@式工廠、廠區種植蔬菜、果樹……焦化產業必須綠色發展。近年來,孝義焦化行業“上大關小”,千萬噸級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整合全市焦化產能,推動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轉型讓綠色發展成為主旋律。資源型企業轉型,在“另起爐灶”同時,孝義致力于讓“老樹開新花”。焦化行業高耗能,推進余熱發電;焦爐煤氣污染空氣,延長產業鏈,將其變成液化天然氣、甲醇、合成氨等;濕熄焦耗水產污,上馬干熄焦技術……
智能讓綠色發展成為主旋律。焦化行業發展經歷人工化、機械化、電氣化階段,現正朝著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轉型、技術升級的進步在不斷重塑焦化行業。
紅色孝義
2021年7月1日,一個萬眾期待的日子。這一天,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旗在中華大地上迎風招展。孝河兒女唱起歡樂的歌曲,跳起熱烈的舞蹈,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翻開孝義的百年歷史畫卷,正是這樣一段英雄輩出、星光熠熠的激情歲月。在這片紅色熱土上,有過不屈不撓的斗爭,有過可歌可泣的壯舉,一代代孝河兒女跟著中國共產黨前赴后繼,忘我奮斗。
在這個舉世矚目的日子,孝義市各鄉鎮、各單位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營造濃濃的節日氛圍,表達深深的愛國愛黨之情,展現了該市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描繪了各行各業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喜人態勢,展示了全市上下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孝義新征程的堅定決心。
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讀史明智,知古鑒今。孝義市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在全市1198個基層黨組織、22091名黨員中全面開展,知史力行,奏響了黨史學習教育“進行曲”。
以實際行動慶祝建黨100周年。孝義市各鄉鎮、各單位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營造濃濃的節日氛圍,表達深深的愛國愛黨之情。
星光熠熠的激情歲月。在這片紅色熱土上,一代代孝河兒女跟著中國共產黨前赴后繼,他們中有錚錚鐵骨的好男兒,也有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女英雄,雖處于不同年代、不同崗位、不同年齡段,但他們用行動共同點亮了我們的精神燈塔,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
?
記錄過去一年的鏗鏘腳步,奏響新的一年的華彩樂章。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接續奮斗、筑夢前行。2022年,孝義市將讓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咬定青山不放松、腳踏實地加油干,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孝義新征程。
(編輯:張麗妍??攝影:武斌)